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泉州:文物志愿服务队用行动用爱呵护历史遗产 正文
时间:2025-09-21 07:50:5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文物志愿者用爱呵护历史遗产清理垃圾,保护历史遗产。在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一群在洛阳桥畔长大的居民,组成了文物志愿服务队,将洛阳桥的周边设施、花草树木,桥南街上的石板路等,一一进行“认养
文物志愿者用爱呵护历史遗产
清理垃圾,泉州保护历史遗产。文物
在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志愿一群在洛阳桥畔长大的服务居民,组成了文物志愿服务队,队用将洛阳桥的行动周边设施、花草树木,用爱遗产桥南街上的呵护石板路等,一一进行“认养”,历史用爱呵护古桥古街。泉州在泉州活跃着不少的文物文物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自己的志愿行动,保护好、服务传承好、队用利用好祖先留下的行动宝贵遗产。□本报记者 王金植 文/图
“认养”古桥古街周边设施
桥南社区文物志愿服务队将生态停车场、桥南落客区和沿桥南双街的绿化、石板路等划分成一个个责任区,由志愿者自愿“认养”,桥南街上的文物古迹、花草树木有了自己的“主人”。
古街上的绿化带长椅状况如何、绿化树长势怎么样、沿途是否有人乱扔垃圾……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心里多了一份牵挂,每天都会到自己“认养”的地点看一看,给树浇浇水、捡拾落叶。就算一切正常,也会抽空带上宣传手册,上桥转一圈,给游客们分发资料。
不仅仅是桥南社区,我市各地都活跃着不少文物志愿服务队。今年6月13日,我市在洛阳桥中亭举办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来自泉州文物志愿服务队的近30名志愿者到场开展了文物保护的相关宣传活动。
南安石井同样有一支文物保护志愿服务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镇村干部、作家、老师,也有个体工商户、社会工作者等。他们利用各种节假日、活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弘扬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保护石井珍贵文化遗产。
在文物古迹经常能够看到文物志愿者的身影
志愿者保护城市的文脉
据介绍,泉州市文物志愿服务队的前身是泉州海丝史迹志愿服务队。福建省是国家文物局和共青团中央确定的中国文物安全志愿者行动试点省份,泉州海丝史迹志愿服务队是福建省文物局确定的志愿试点队伍,首批15名志愿者是不同领域的代表,涵盖文物专家、泉州留学联谊会的英文骨干、一线执法人员、检察官、律师、教师、社区工作者等,他们参与文物安全巡查检查、法律援助、技术支持和宣传引导等工作,更好地保护文物,保存城市的文脉。
随着新志愿者的加入,泉州市文旅局在泉州海丝史迹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泉州文物志愿服务队。下一步,泉州市将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加大文物保护普法宣传和日常巡查检查工作力度,不断夯实文物安全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为全国全面开展文物保护志愿者活动创出“泉州模式”。
除了泉州市文物志愿服务队,各县(市、区)也有自己的文物志愿服务队,他们在各自辖区内开展志愿服务,用爱呵护着历史遗产。
基金經理人:痛苦將至,多數股民還沒做好準備|天下雜誌2025-09-21 07:38
开心维喜无汽苏打水饮料,天然好水,滴滴甘甜!2025-09-21 07:25
万绿河源·生态优品:“三博会”河源展区亮点抢先看2025-09-21 06:34
农贸市场逢集忙 法治宣传“不打烊”_2025-09-21 06:09
河南省疾控中心提醒:雾霾来袭需提防这些病毒2025-09-21 06:03
直击WAIC丨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智能终端负责人宋刚:AI眼镜会是穿戴智能方向最重要的产品形态2025-09-21 05:34
厦门人民爱买鲜花绿植 订单量居全国第三2025-09-21 05:20
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会议召集人名单2025-09-21 05:19
天下國際週報:數位時代的「下流階級」——電商熱潮背後的殘酷真相|天下雜誌2025-09-21 05:16
厦门人民爱买鲜花绿植 订单量居全国第三2025-09-21 05:14
冯骥与《星刃》制作人金亨泰微博互关 未来有合作?2025-09-21 07:40
开心维喜无汽苏打水饮料,天然好水,滴滴甘甜!2025-09-21 07:23
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每个最高获2000万元财政支持|“百千万”周周见2025-09-21 07:21
冬夜里90后退伍军人一头扎进海里 勇救母子二人2025-09-21 07:13
长信科技:稳健触显龙头 开辟5G及OLED蓝海市场,企业新闻2025-09-21 06:40
冬夜里90后退伍军人一头扎进海里 勇救母子二人2025-09-21 06:15
厦门湖里一女子身患重病离家 服用大量安眠药欲寻短见2025-09-21 06:15
厦门3年整治“硼砂”见成效:80批次抽检 全部合格2025-09-21 05:55
蒙古风格室内装修的设计和装饰2025-09-21 05:26
天下晨間新聞 批准口服藥,變種疑慮降,聖誕老人終於要趕來了?|天下雜誌2025-09-21 05:20